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动力机制

日期:2020-04-01        来源:《科技中国》2020年第一期pp.57-59

字体:【

  文/陈套(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2018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同年7月,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分别通过各地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将通过发挥创新共同体的战略支撑作用,建设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

  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科技创新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有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有五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省一市”的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均约占全国的1/3,而且研发投入每年同比增长超过10%;“双一流”高校占全国1/5,国外三大机构论文收录数量占全国的26%,专利授权量占全国40%;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约占全国的1/3,有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约占全国的1/2;经济体量占全国1/5强。然而,“三省一市”的知识和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有待加强,授权的专利主要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许可的专利占同期授权量的比例不到1%。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较多,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础性学科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四地的“双一流学科”总数为131项,与北京市相差22项。创新资源集聚程度较高但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

  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的学术范畴,指具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共同的利益和需求,以及强烈的认同意识并依据一定的方式和规范结合而成的相互关联的群体或组织。波兰尼借用社会学中的术语称之为科学共同体。创新共同体、社会共同体从范围和内涵上进行了扩充。创新共同体就是具有共同的创新需求、遵守相同的创新价值理念、操守,强烈的创新认同感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中介组织、金融机构、创新促进平台或机构等组成的相互联系的创新组织体系。加强创新共同体建设,就要在创新共同体的价值取向、需求驱动上共同推进。政府是创新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外部力量,注重建设创新共同体的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创新共同体与外界的开放互动,进行知识、信息、资本等要素交换,形成区域创新共同体向高级耗散结构演化升级。

  一、外部驱动机制:共同的价值引领和目标导向

  “三省一市”签署《长三角地区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在此基础上,要形成定期对话协商机制,拓展创新资源协同共享,共同推进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

  一是整合优势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国家科学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加快推进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动发展,全面提升已建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合肥光源、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性能提升,全面推进建设聚变堆主机系统关键设施、上海光源线站工程、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装置等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世界一流设施集群。以中国科学院上海、合肥地区的研究所以及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的深度合作为基础,推动设施建设与交叉前沿研究深度融合,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扎实开展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物理学、化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技等基础性研究取得重大引领性原始创新成果。共同建设国家实验室和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国家战略科技需求研究和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研究。

  二是建设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发挥知识创新的引领性支撑作用。以G60科创走廊为基础,加快长三角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市场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志愿者项目的联动建设和发展。共同支持上海技术交易所、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浙江科技大市场和安徽科技大市场等建立长三角技术交易市场联盟,开展长三角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人才交流,打造共享融合和联动发展的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形成知识创新的溢出效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泛城市群的产业合作项目和开放型高质量经济发展。

  三是构建优良的创新生态环境,促进人才要素的自由流动。构建长三角创新生态体系,推进人才要素跨区域流动畅通。以重大科技项目组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国家科学中心等组织为基础,推动研究人员的互聘互用、跨区域流动。以任务导向配置“固定+流动”的人才组织体系网络,实现人才相互合作和支持,打造科技人才引进与教育培训协同创新体系。建立科研院所、企业、高校“柔性”引才用才机制,发挥人才红利效应。建立“三省一市”关键人才“无门槛”流动机制,促进人才要素自由流动,发挥人才驱动效应。

  二、内生动力机制:共同的发展和需求导向

  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的合作是科学发展和内在需求的必然要求,通过联动发展打通创新发展中的藩篱,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的能力,构建全链条的创新研发体系、技术体系、工业体系和产业体系,形成全球影响力的科学高地、技术中心、企业品牌和产业集群。

  科学创新以建设大科学装置为依托,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协同创新体系。推进以大科学装置基础的原始创新,联合申请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承接国家重大创新任务,推进建设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整合优势创新资源,联合部署前瞻性项目研究和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联合研究和推进国内和国际大科学计划,推动科研经费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使用。建立长三角区域基础性科学研究联盟、技术创新联盟和合作网络,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大型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等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坚定创新自信,走中国自主创新道路,产出一大批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

  技术创新通过打造集成电路、信息通信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平台,推动创新共同体之间深入合作,打造产业技术转化协同创新体系,推动构建科技创新成果与企业需求之间无缝对接机制,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创新通过发挥江浙地区民营经济的优势,注入科技创新活力因子,聚焦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未来产业和重点领域,共同建设数字长三角、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等重大合作平台,发挥国家技术示范区、科学城、科学中心等创新高地之间的对接和互动合作,合力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培育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工业体系,培育和打造世界级产业基地、产业集群和世界一流的企业,让一体化红利更多汇聚长三角。

  (三)联动机制: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导向

  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是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是跨省级区域的更大区域一体化,要立足各自实际,实现优势互补,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扩散、创新支持各环节构建协同创新合作网络。推动长三角产业地图发展,实现区域产业联动、产业结构梯次布局和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安徽加快建设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科学中心,加快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推进大科学装置集群区建设和综合性国家实验室建设,发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策源地效应,积极承接江浙沪的产业转移,形成科技创新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江苏、浙江以知识、技术和产业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基础,发挥在数字产业、电商总部经济方面的优势,形成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尤其注重江苏园区经济和县域经济的成功经验的放大和移植。上海加快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全链条的研发体系和工业体系,增强在全球创新链上的话语权和参与产业分工和标准体系制定。拓展发展空间,降低发展能耗,促进发展转型和绿色发展;产品服务国际化向规则国际化转变。

  通过长三角区域公共管理和交通运输管理联动,缩短区域经济距离,促进经济圈形成辐射带动效应。聚焦长三角区域公共安全、民生保障、生态治理等公共领域科技支撑,实现知识创新成果溢出、经济发展互补效应,成为全国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长三角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开放互动,实现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换,促进信息、资源和要素的流动,形成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的高阶耗散结构,打造成为全国的创新发展典范。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