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院丁明磊研究员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一带一路”日益成为科技合作创新之路

日期:2022-12-12        来源:www.madam-ganko.com

字体:【

 (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位于肯尼亚纳库鲁郡,是中国科技部审批通过的首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之一。图为肯尼亚农业专家、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主任理查德·穆卢瓦在实验室内检查培养样本。)

   肯尼亚《民族日报》网站日前发文称,“一带一路”是不折不扣的技术转让途径,除了为肯尼亚创造数以千计的就业岗位外,还为当地带来大量铁路技术专业知识,培养了一批工程师和司机。

  “中国一直在帮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快技术进步,消除极端贫困,实现高质量发展。”巴基斯坦《国家报》网站近日发文称,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希望实现共同进步、共享繁荣和合作共赢。

  自2017年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动以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4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创新之路。

  截至2021年末,中国与8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支持联合研究项目1118项,累计投入29.9亿元,在农业、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启动建设53家联合实验室。截至目前,中国启动的“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项目累计吸引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千余个国别组织参与,涉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实施152个项目,支持建立或筹建30家区域科技组织、36家国际科技组织联合研究中心、5家国别科技问题研究中心,培养11.9万多名科技人才。中国主导发起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成员单位达到67家。此外,中国面向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中亚、中东欧国家、非洲、上合组织、拉美建设8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并在联合国南南框架下建立“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

  中国日益增强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是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前提。当前,中国科技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转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2年第34位提升到2022年第11位。与此同时,中国始终秉持全球视野,深化国际创新交流合作,注重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让科技进步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的科技创新以人民为中心,以提升人类福祉为目标,让社会更美好、让人类更幸福。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持续推进,有力促进了民心相通、理念融通、要素畅通、设施联通,带动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对接、产能合作,为沿线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注入新动能,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作出重要贡献。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长0.7%至2.9%。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应抓住历史机遇,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不论是创新、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还是网络、外空、极地等新领域,在制定新规则时都要充分听取各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意见,反映他们的利益和诉求,确保他们的发展空间。加强宏观科技政策协调,实现发展战略深度对接,在相互砥砺中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未来,相信中国将持续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一道,共同引导创新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推动全球化释放更多正面效应,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共享科技进步红利。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丁明磊)

(摘自《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2月12日,第10版  原文链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2-12/12/content_25954016.htm)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